據報道,德國正在放棄建立國家戰略煤炭儲備的計劃。俄烏沖突爆發后數月,德國開始重新審視其能源應急項目。
知情人士透露,德國經濟部長Robert Habeck于2月24日俄烏沖突爆發后宣布了建立煤炭儲備的計劃,不過在一次征詢公用事業公司意見的會議后,該計劃不再是德國政府的優先事項。
據悉,最初的提議是保留至多90天的儲備煤炭,德國已不再生產黑煤,因此十分依賴進口,該國去年進口了約3200萬噸,是歐盟最大的煤炭進口國。
德國政府內部的文件顯示,對于建立煤炭儲備的必要性有不同意見。他們指出,有跡象表明,即使考慮到了歐盟禁止從俄羅斯進口煤炭這一因素,德國也能在世界其他市場上找到足夠的供應,建立新的國家儲備只會進一步推高能源價格。
此前數年,來自俄羅斯的煤炭供應占據德國煤炭需求的50%以上,不過隨著歐盟上月宣布禁止進口俄羅斯煤炭,德國迫切希望結束對于俄羅斯的煤炭依賴,這一比例已降至10%以下。迄今為止,大幅減少進口俄羅斯煤炭并未給德國發電站帶來問題。
歐盟在第五輪對俄制裁措施中納入了禁運俄羅斯煤炭的決定,在上周公布的第六輪制裁方案中,歐盟已明確提出禁運俄羅斯石油,大多數成員國同意在今年年底前徹底停止進口俄油。然而,匈牙利、保加利亞和斯洛伐克等國希望能擁有更長的過渡期,因為它們嚴重依賴俄羅斯石油。
據媒體報道,歐盟委員會正考慮向東歐內陸國家提供更多資金,幫助升級他們的石油基礎設施,希望以此做為條件,換取這些國家同意對俄羅斯石油實施禁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