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終端需求負反饋 鈷鹽延續震蕩偏弱走勢

來源:鋼聯數據
從5月以來,下游終端需求受疫情影響疲軟依舊,疊加原料供應商報價松動,終端的負反饋效應也是導致鈷系品種對近幾個月來的漲勢進行修正。追溯原因無外乎終端需求乏力,最直接的體現是工廠開工負荷相對較低,對原料鈷鹽僅保持少量剛需采購,成為制約原料鈷鹽價格走勢至關重要的因素。與此同時,市場不斷出現低價成交,進一步刺激冶煉廠神經,鈷鹽行情轉弱逐步體現。截止5月25日,硫酸鈷市場價格至90000-93000元/噸,較4月底下跌14.08%,較3月初下跌21.12%;氯化鈷市場價格至110000-113000元/噸,較4月底下跌12.89%,較3月初下跌18.01%。
二、原料“服軟”看空情緒增多

進入五月,隨著國內疫情發展,終端需求未有明顯改善,成為制約下游對原料鈷中間品走勢的一大殺手。國內冶煉廠對高價原料抵觸心理較強,且受制于中國市場較長時間的倒掛,有部分延遲開信用證,中國買家多抵觸裝船。此外,有國內供貨商壓低報盤打壓歐洲價格,市場時有低于主流報盤聽聞,疊加市場人士對后市信心不足,看空情緒增多,致使部分供應商報盤松動。然國內疫情逐漸得到控制,海外對需求恢復存預期,并不愿低價拋售庫存,使得國際鈷價跌幅不及預期。截止5月25日,鈷中間品CIF中國報價至29.55-30.67美金/磅,較4月底下跌9.85%。
三、高成本與弱需求博弈持續 鈷鹽市場艱難前行

伴隨海外合金需求支撐,鈷金屬成本居高難下,供貨商也無低出意向,加之南非洪澇災害影響,原料供應進一步緊張,對國際價格形成支撐。然國內需求疲軟,市場情緒偏悲觀,下跌趨勢逐漸顯現,不斷出現低價拋貨現象。特別是受經濟影響,匯率不斷提升,造成進口成本加大,產品價格在一漲一跌情況下,成本倒掛成為必然。截止5月25日,硫酸鈷即期利潤-27767.78元/噸,較4月底下跌4027.95元/噸;硫酸鈷即期成本為121267.78元/噸,較4月底下跌8972.05元/噸。
四、冶煉廠去庫進程緩慢 市場難言樂觀

2022年4月全國硫酸鈷產量為1.99萬噸,環比增加6.79%。4月終端需求下行壓力較大,前驅體企業對原料硫酸鈷的采買驅動力進一步減弱,冶煉廠出貨不暢情況下庫存積壓嚴重,部分主流冶煉廠減產,現貨延續下跌行情。不過華東某冶煉廠裝置恢復正常運行,加上兩家華東生產商仍在交付前期訂單,致使國內硫酸鈷整體開工率上升。
目前下游需求不足問題仍較不足,對原料鈷鹽消耗量降低,工廠庫存多在一個半到兩個月附近,去庫進程緩慢。近日由于硫酸鈷價格下跌較為嚴重,下游詢盤意愿有所提升,加上冶煉廠虧損不斷,鈷鹽跌幅緩慢。但下游客戶具有較強的議價能力,對國內主流廠高價貨源形成明顯沖擊,或進一步倒逼鈷鹽廠降價出貨,那么近期來看鈷鹽市場仍將是成本以及需求端相互博弈,需求端影響仍占據主導因素。
五、南非洪澇災害持續 原料運輸緊張問題難緩

據海關統計,2022年4月我國鈷濕法冶煉中間產品進口量為26485.521噸,(金屬量按30%品位,折算為7151.09金屬噸鈷)環比下跌24%,同比下跌25.39%。5月22日南非德班地區再次遭遇特大暴雨,部分橋梁、道路和民房被毀壞。南非氣象局發布了十級警告,預計部分地區將有強降雨。這是該省在最近一個多月內第二次遭受嚴重洪水襲擊,對尚未從上次洪災中恢復過來的地區產生嚴重影響。德班作為非洲最大的鈷原料發貨港口,此輪洪水將再度導致南非鈷原料發運量繼續下降,國內5-6月到貨將受到較大影響,中間品運輸緊張問題難緩,預計5月鈷原料進口到港量5500-6000金屬噸。
六、后市展望
就目前現狀來看,成本端支撐力度減弱,加上下游需求制約,雖有個別訂單量稍有增加,但鈷鹽成品庫存壓力較大,無疑加重市場看空情緒,同時更加激化企業間的競爭壓力,這也導致后市整體行情預判缺乏明朗化指引,價格走勢支撐亦減弱明顯,預計短期內鈷鹽價格仍小幅走弱。長期來看,下游終端預計在6月中旬附近入市補貨,市場交投氛圍有望得到改善,加之企業亟需緩解成本壓力,業者挺價情緒或得以體現,特別是5-6月原料到港有限,鈷鹽價格有望止跌企穩,因此未來鈷鹽價格能否向好發展需求依舊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