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政府近日頒布法令,允許鋰礦及其衍生品的對外貿易業務。該項舉措旨在推動巴西鋰礦市場對外開放并激發活力,助力該國在全球鋰礦產業鏈中富有競爭力,并為其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創造良好條件,同時也有利于該國吸引投資,用于礦物研究與生產,提高鋰電池及組件的生產、加工能力。
政府當局表示,希通過實施此舉為巴西最貧窮地區之一:位于該國東南部的米納斯吉拉斯州(Minas Gerais)巴耶德熱基蒂尼奧尼亞區(Valle de Jequitinhonha)的可持續發展吸引投資。該地區集中了巴西大部分已知鋰礦儲量。伴隨巴西鋰礦產量增長,預計至2030年該地區將吸引投資逾150億雷亞爾(約合27.63億美元),僅采礦業將創造直接就業崗位超7,000個,整個產業鏈將創造直接和間接就業崗位超84,000個。
此外,實施新法也意味著政府在拓寬汽車行業視野、吸引電動汽車生產投資方面邁出關鍵一步。有官員指出,在未來數年推動巴西汽車產業增長至關重要,該產業被認為是該國就業人數最多的行業之一;而能源轉型正促使電池制造增長,尤其是電動汽車電池產量提升,這又要求全球鋰礦市場取得重大突破。在此背景下,鋰礦成為巴西尋求向清潔能源轉型、吸引電動汽車產業鏈投資的重要戰略型礦產資源。
標普全球公司(S&P Global)預測2030年全球鋰礦需求量將達200萬噸。在此情形下,激活巴西鋰礦市場有助于使其成為全球鋰礦重要生產國,增強其在拉美地區的地位。該地區富集全球大部分鋰礦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