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位于騰沖縣城正北方向,平距50 Km處,屬騰沖縣明光鄉管轄。地理坐標:東經98°29′00″-98°30′30″北緯25°24′47″-25°26′26″。 騰沖至東營公路從礦區東側的鴉烏山村通過,公路里程57Km,鴉烏山村至礦區3Km通簡易公路。騰沖至昆明710Km,交通尚屬方便。 2013年6月初提交《云南省騰沖縣白石巖硅灰石礦資源儲量核實報告》,并通過云南省國土資源廳評審備案,詳見評審意見書(云國土資礦評儲字【2013】180 號)和備案證明(云國土資儲備字【2013】203號)。 控制礦體V1走向長2000m,最大傾斜延深130m,單工程控制礦體厚2.38-53.77m,厚度變化系數75.87%,屬厚度變化較不穩定型。地表由于溶蝕作用較強,礦體垂厚2.38-10.79m,平均5.72m,深部沿傾斜方向由于溶蝕作用較弱,礦體垂厚在18.02-53.47m之間,平均38.09m。礦體單工程線含礦系數50.08-89.58%,平均72.39%,線含礦系數變化系數49.84%,屬礦體含礦系數變化較穩定型。礦體往北東含礦系數增大,7-9勘探線含礦系數在78.01-89.58%之間。 項目評價 1)礦區保有111b+122b+333類硅灰石礦石量2460.44萬噸,有足夠的礦石資源量; 2)該項目硅灰石呈白色、乳白色,單晶呈針狀,長0.3—5cm,個別長達8 cm,集合體為放射狀、束狀。礦石類型為硅灰石—石英—方解石型。礦石選礦性能屬于易選的手選礦石。 3)組合樣分析結果表明騰沖白石巖硅灰石礦硅灰石含量高、純度高,有害成份MnO、FeO含量低,為少見的優質硅灰石礦。 4)1998年-2000年間,云南省第四地質大隊與云南省非金屬礦產應用研究所先后四次采硅灰石應用研究試驗大樣(樣品數量從3公斤—250公斤),分別送成都理工學院、清華大學等科研院、所,進行硅灰石造紙等系列產品的應用試驗研究,獲得突破性進展。2000年該項目被國家計劃發展委員會列入高技術新材料產業化專項,以國家計委(計 “高技〔2000〕1985號文)批復了《關于云南省地礦勘查工程總公司(集團)年產10萬噸造紙用超細硅灰石復合纖維新材料產業化示范工程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