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撾黨“五大”(1991年)確定獨立、中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張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同世界各國發展友好關系,重視發展同周邊鄰國關系,改善和發展同西方國家關系,為國內經濟建設營造一個良好的周邊和國際環境。2001年老撾黨“七大”強調繼續堅持“多方位與多種形式的”對外交往,加強同社會主義國家的戰略合作。繼續保持同越南的“特殊關系”,加強同中國的全面合作,加強與東盟國家的友好合作,積極爭取國際經濟和技術援助。
老撾于1997年7月正式加入東盟。截至2003年底,老撾同114個國家建交。
【同中國的關系】 1961年4月25日中老建交。
一、政治關系
?。ㄒ唬┲袊屠蠐胧巧剿噙B的友好鄰邦,兩國人民自古以來和睦相處。1961年4月25日中國和老撾正式建立外交關系,兩國保持睦鄰友好。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兩國關系曾出現曲折,1989年中老關系恢復正常。10多年來,中老雙邊關系得到全面恢復和發展,兩國領導人頻繁互訪,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衛生等領域的友好交流與合作不斷深化,雙方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保持密切協調與合作。老撾政府堅持一個中國的立場,支持中國人民和平統一祖國大業。
?。ǘ┲袊L老的主要領導人有:
李鵬總理(1990年12月)
鄒家華副總理(1992年11月)
錢其琛國務委員兼外長(1993年1月)
喬石委員長(1996年11月)
吳邦國副總理(1997年10月)
2000年11月11-13日,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對老撾進行國事訪問,這是中國國家元首首次訪問老撾,在雙邊關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訪問期間,兩國簽署發表了關于雙邊合作的《聯合聲明》,確定發展兩國長期穩定、睦鄰友好、彼此信賴的全面合作關系。
老方訪華的主要領導人有:
老撾部長會議主席凱山·豐威漢(1989年10月)
老撾政府總理坎代·西潘敦(1991年、1993年)
老撾國家主席凱山·豐威漢(1992年4月)
老撾國家主席諾哈·馮沙萬(1995年6月)
老撾國會主席沙曼·維亞吉(1995年5月、2000年1月)
老撾政府副總理坎培·喬布拉帕(1995年11)
老撾政府副總理本楊·沃拉吉(1997年7月)
老撾國家副主席兼建國陣線中央主席烏敦·卡迪亞(1998年3月)
老撾政府總理西沙瓦·喬本潘(1999年1月)
老撾國家主席坎代·西潘敦(2000年7月)
老撾政府總理本揚·沃拉吉(2002年2月)
老撾建國陣線中央主席西沙瓦·喬本潘(2002年5月)
?。ㄈ┲欣蟽蓢兄?00公里的共同邊界。1990年,兩國政府開始劃界談判。1991年10月,兩國總理在北京簽署了《中老邊界條約》。此后,雙方先后簽署《中老邊界議定書》、《中老邊界制度條約》和《中老邊界制度條約的補充議定書》。兩國政府通過友好協商,在較短的時間內圓滿解決了邊界問題,為國與國之間通過和平談判解決邊界問題樹立了典范。中老邊界已成為一條和平、友好與穩定的邊界。
(四)兩國簽署協定情況
《中老貿易協定》(1988年12月)
《中老邊境貿易的換文》(1988年12月)
《中老領事條約》(1989年10月)
《中老文化協定》(1989年10月)
《關于處理兩國邊境事務的臨時協定》(1989年10月)
《中老邊界條約》(1991年10月)
《中老民航諒解備忘錄》(1991年4月)
《中老邊界議定書》(1993年1月)
《中老遣返在華老撾難民的議定書》(1991年4月)
《中老關于鼓勵和相互保護投資協定》(1993年1月)
《中老邊界制度條約》(1993年12月)
《中老汽車運輸協定》(1993年12月)
《中國、老撾、緬甸確定三國交界點協定》(1994年8月)
《中老瀾滄江-湄公河客貨運輸協定》(1994年11月)
《中老旅游合作協定》(1996年10月)
《中老關于成立兩國經貿技術合作委員會協定》(1997年5月)
《中老邊界制度條約的補充議定書》(1997年7月)
《中老民事刑事司法協助條約》(1999年1月)
《中老避免雙重征稅協定》(1999年1月)
《中國、老撾、緬甸和泰國四國瀾滄江-湄公河商船通航協定》(2000年4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關于雙邊合作的聯合聲明》(2000年11月)
《中國國土資源部與老撾工業手工業部合作開發萬象鉀鹽礦的原則協議》(2000年11月)
《中老經濟、貿易和技術合作委員會首次會議紀要》(2000年11月)
《中國農業部和老撾農林部關于農業合作的諒解備忘錄》(2000年11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引渡條約》(2002年2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政府經濟技術合作協定》(2002年2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政府關于中國向老撾提供優惠貸款的框架協議》(2002年2月)
《中國人民銀行與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銀行雙邊合作協議》(2002年2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與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教育部2002-2005年教育合作計劃》(2002年2月)
二、經貿關系
近年中老經貿關系發展順利。雙方先后簽署了貿易、投資保護、旅游、汽車運輸等經貿合作文件,成立了雙邊經貿與技術合作委員會。2000年兩國貿易額4,084萬美元,同比增長28.8%。2001年為6,187萬美元,同比增長51.4%。
中國公司于1990年開始赴老投資辦廠,截至2001年底,投資合同總額約7500萬美元,投資領域涉及建材、種植養殖、藥品生產等。與此同時,中國公司在老撾還積極參與勞務和工程承包,合同總額累計超過5億美元。
中國為老撾援建的項目有地面衛星電視接收站、南果河水電站及輸變電工程、老撾文化宮等,正在實施的項目有萬榮水泥廠二期工程,待實施項目有瑯勃拉邦醫院等。
三、其他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兩國外交部有著良好的合作關系,兩國外長已實現互訪。1992年,老撾在昆明設立總領事館。1999年,兩國就老撾在香港開設總領事館達成協議。
中老兩軍關系順利發展,中國軍隊領導人遲浩田、張萬年、于永波等先后訪老,老撾副總理兼國防部長朱馬里等軍隊領導人多次訪華。
1989年以來,中老雙方先后簽訂了文化、新聞合作協定及教育、衛生和廣播影視合作備忘錄。兩國文藝團體、作家和新聞記者往來不斷。中老兩國于1990年開始互派留學生和進修生。
四、邊界問題
中老兩國有著500公里的共同邊界。1991年10月,兩國在北京簽署了《中老邊界條約》。此后,雙方先后簽署《中老邊界議定書》、《中老邊界制度條約》和《中老邊界制度條約的補充議定書》。兩國政府通過友好協商,在較短的時間內圓滿解決了邊界問題,為國與國之間通過和平談判解決邊界問題樹立了典范。中老邊界已成為一條和平、友好與穩定的邊界。
【同東盟組織的關系】1997年7月老撾正式加入東盟后,積極參與東盟事務,發展與東盟的友好合作關系。2003年東盟秘書長王景榮兩次訪老,與老方協調2004年東盟峰會有關問題。
2003年老撾主辦了ARF建立互信措施會間會(3月),東盟農林發展合作聯委會第5次會議、東盟工業合作工作組第36次會議、東盟糧食儲備保障委員會(AFSRB)第24次會議(7月),東盟便利跨境運輸工作組第5次會議(8月),第10次東盟科技部長會議(10月),關于第10次東盟峰會籌備工作特別高官會(12月)等一系列東盟重要會議。同時,老撾積極參加東盟組織等地區和國際會議。
11月11-12日,本揚總理出席在緬甸蒲甘舉行的老緬柬泰四國經濟合作戰略(ECS)領導人會議。會議發表蒲甘宣言,制訂了46個四國框架合作項目和247個雙邊合作項目的行動計劃。
【同越南的關系】 1960年老越恢復外交關系。近年來,兩國關系繼續發展,高層互訪頻繁,兩黨中央政治局每年定期內部會晤。
2003年老越兩國在各領域的合作不斷加強。1月,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越南政府副總理、老越合作委員會主席阮晉勇和老黨中央政治局委員、政府副總理通倫·西蘇里出席在河內舉行的老越合委會第25次會議,雙方簽署會議紀要。7月,老撾國家副主席朱馬里對越南進行正式訪問。9月,越南外長阮怡年訪老。
【同泰國的關系】 1950年12月老泰建交。2003年兩國關系順利發展。1月,泰國副總理乍都隆訪老。3月,老泰商業與投資協調委員會第2次會議在泰召開。6月,老泰邊境治安合作委員會第12次會議在萬象舉行。8月,老泰第6次禁毒合作會議在老召開。10月,老撾國防部長隆再·披吉少將和泰國國防部長坦馬拉在曼谷簽署《老泰邊境地區治安合作協議》。1997年以來,兩國陸地勘界工作進展基本順利,截止2003年初,老泰雙方已完成669公里的陸地邊界勘測,樹樁180棵。2003年老泰繼續保持密切交往。
【同日本的關系】 1952年12月老日建交。1995年5月,老撾總理坎代·西潘敦訪日,兩國的友好合作得到加強。2003年8月,老副總理兼外長宋沙瓦·凌沙瓦訪日。11月,日本外相川口順子訪老。12月,本揚總理出席在東京舉行的紀念日本-東盟建立關系30周年峰會并訪問沖繩縣。
2003年日本先后向老提供了約1.1億美元的援助,此外,還向老撾各省及教育、衛生、水電、市政、氣象等部門提供了一批小額援助。自1991年以來,日本成為老撾最大的援助國,年均援助數額超過1億美元。
【同朝鮮關系】 老撾與朝鮮關系友好。2003年8月,建國陣線中央主席西沙瓦訪問朝鮮。9月,老撾舉行慶祝朝鮮建國55周年集會。
朝方訪老的團組有:朝鮮對外文化交流委員會主席萬家城(9月),朝鮮勞動黨中聯部副部長金太中、金日成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副書記江勇中(11月)。老方訪朝的團組有:工會聯合會中央常務副主席波賽坎·馮達拉(9月)。
【同美國的關系】 1950年老美建交。1975年后兩國僅維持代辦級外交關系,1991年11月升格為大使級外交關系。1992年8月,雙方恢復互派大使。2003年兩國關系繼續改善。3月,美國白宮貿易副代表約翰·漢斯曼訪老,老撾貿易部長蘇里馮兩次訪美,推動老美建立正常貿易關系。9月,蘇里馮與美駐老大使簽署兩國貿易協定。12月,宋沙瓦副總理兼外長和美國駐老大使分別代表本國政府簽署關于免于向國際法庭引渡人員的協議。
美方訪老的團組還有:民主黨眾議員左賽(1月),美國尋找戰爭失蹤人員協會代表團(2月),美國助理國務卿高級顧問巴莉賽女士(7月),美國宗教事務無任所大使約翰·漢佛(10月)。老方訪美的團組有:副外長本格(8月)。
自1992年以來,雙方在禁毒、尋找美軍士兵遺骸、清除戰爭未爆炸物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據統計,越戰期間美軍在老撾失蹤士兵共計569人,目前已挖掘并確認188具遺骸。
【同法國的關系】 1951年老法建交。1997年4月,坎代總理應邀訪法,加強了兩國友好與合作。2003年兩國關系繼續發展。10月,工業手工業部長奧勒訪法,法國政府同意法國電力公司以股東及總建筑承包商身份參與南吞2號水電站項目建設。
【同俄羅斯的關系】 1960年10月老撾同蘇聯建交。1975年老撾成立人民民主共和國后,蘇聯一度為老撾最大的援助國。1991年,蘇聯解體后,原蘇聯的援助全部終止。1991年12月,老撾政府正式宣布承認俄羅斯聯邦,愿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發展同俄羅斯的友好關系。1992年3月,兩國互派大使。1994年,兩國簽署友好關系原則協定。2003年兩國關系繼續發展。6月,總理本揚對俄羅斯進行正式訪問,俄總理米哈伊爾與其會談,俄宣布免除老撾政府所欠債務的70%,其余3.8億美元延期33年償還。
【同國際組織關系】9月,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協辦的第八次援助老撾圓桌會議在萬象舉行12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高級執行顧問彼得溫里訪老。
2003年,老撾主辦湄公河流域6國疾病預防委員會年會(1月)、亞洲佛教徒爭取和平大會第十屆會議(2月)、國際湄公河委員會特別會議(6月)。
2003年亞行(ADB)向老撾發放1900萬美元貸款,用于發展銀行事業;提供6800萬美元無償援助和貸款,用于發展農林、交通及旅游業;提供3770萬美元低息貸款,用于北部地區水利建設及農村發展等項目;提供3000萬美元貸款,用于北部地區電網建設項目。ADB還將提供1500萬美元的小型城市開發項目備用貸款,并計劃提供約450萬美元的業務援助。ADB還承諾將于2003-2006年度湄公河次區域合作計劃中每年向老撾政府提供4000-4500萬美元貸款和約400萬美元無償援助,并將考慮向南吞2號水電站項目提供1.2億美元商業信貸。